中国内镜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螺旋重建技术在急性肠梗阻患者病因的诊断价值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较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1],其发生及发展与神经反射抑制胃肠运动、炎症反应、肥大细胞激活有关。急性肠梗阻病情较急切,发展速度较快[2-3]。及时诊断及治疗是改善预后有效途径。影像学是诊断急性肠梗阻主要方法,其中腹部X线较常用,但X线诊断结果易受肠道蠕动、骨骼影响[4],以致假阳性情况较多。多层螺旋CT因具有较高的空间分布率、成像清晰度的优点在诊断急腹症病因中起到重要作用[6],但对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价值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文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给予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5.)岁,停止排气时间1~8d,平均时间(5.)d。腹部手术史38例、腹部外伤史21例。诊断标准[7]: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分会制定的急腹症相关标准。纳入标准:(1)成年患者;(2)知情同意;(3)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患者;(2)精神病患者;(3)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4)碘对比剂过敏患者;(5)消化道穿孔患者;(6)肠坏死患者。

1.2方法 内镜手术:检查前做好肠道诊断,先给低压清洁灌肠,以清除蓄积在梗阻远端的残留粪便,清肠满意后进行肠镜检查。将内镜经肛门置入患者肠道,观察患者肠内情况,并进行手术。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患者空腹检查,做好肠道准备,采用GE公司生产的螺旋CT诊断仪进行扫描,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进行连续扫描,间距1.25 mm,层距5 mm,进行图像重建。注射碘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系统所得图像自动上传至工作站,选取连续性横断面图像,获得肠道多种角度MPR图像。由专业影像学医师进行判定,观察图像特征及病理。CT诊断标准:小肠内径不小于2.5 cm,结肠内径不小于6 cm。

腹部平片:所有患者接受腹部平面诊断,患者平卧,医生开始检查。

1.3评价指标 将腹部平片及CT诊断结果与内镜结果进行对比,计算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患者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3.00软件分析,文中相关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两两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腹部平片及螺旋CT在急性肠梗病位诊断价值比较 螺旋CT阳性率、小肠低位率、小肠梗阻率高于腹部平片(P<0.05),结肠率低于腹部平片(P<0.05),见表1。

表1腹部平片及螺旋CT在急性肠梗病位诊断价值比较[n(%)]方法n阳性例数(n)梗阻部位小肠低位小肠高位结肠腹部平片4021(52.50)7(17.50)6(15.00)25(62.50)CT4038(95.00)13(32.50)19(47.50)8(20.00)χ225....548P<0.001<0.001<0.001<0.001

2.2腹部平片及螺旋CT在急性肠梗病因诊断价值比较 CT机械性肠梗阻率高于腹部平片(P<0.05),缺血性肠梗阻量表高于腹部平片(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动力性肠梗阻率低于腹部平片(P<0.05),见表2。

2.3内镜及螺旋CT在急性肠梗病位诊断价值比较 螺旋CT阳性率低于内镜(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小肠低位梗阻率、结肠梗阻比于内镜(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小肠高位根梗阻比高于内镜(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2内镜及螺旋CT在急性肠梗病因诊断价值比较[n(%)]方法n病因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缺血性肠梗阻腹部平片404(10.00)35(87.50)1(2.50)CT4011(27.50)26(65.00)3(7.50)χ<0.001<

表3内镜及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常规诊断价值比较[n(%)]方法n阳性例数(n)梗阻部位小肠低位梗阻小肠高位梗阻结肠梗阻内镜4040(100.00)14(35.00)16(40.00)10(25.00)CT4038(95.00)13(32.50)19(47.50)8(20.00)χ

2.4内镜及螺旋CT在急性肠梗病因诊断价值比较 螺旋CT小肠机械性肠梗阻率比低于内镜(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动力性肠梗阻率、缺血性肠梗阻率高于内镜(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内镜及螺旋CT在急性肠梗病因诊断价值比较[n(%)]方法n病因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缺血性肠梗阻内镜4013(32.50)25(62.50)2(5.00)CT4011(27.50)26(65.00)3(7.500)χ

2.5螺旋CT影像学特征分析 急性肠梗阻CT影像以小肠充气扩大并出现液平面、肠襻萎缩的鸟嘴征。血管呈螺旋形扭转改变、肠壁受损、软组织肿块为主,见表图1。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肠内容物难以运行所致的一种急腹症[8]。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明显、肛门排便及停气。生命体征表现为心率明显加快[9],体温身高。其发生原因与使用未熟透食物、暴饮暴食、腹部手术、肠道疾病有关[10-12]。及早诊断及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健康重要途径。影像学是诊断急性肠梗阻主要方法[13]。腹部平片诊断结果受成像技术、密度分辨率不高影响,阳性率较低。CT多平面重建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照射剂量少、空间分布率高、图分辨率高的特点[14],在反映肠道类疾病上有价值。Song W等[15]